随着我国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,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也不断更新。G18597-2019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》作为我国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的重要法规,对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、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**将围绕这一标准,为您详细解读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关键要点。
一、危险废物填埋场选址与设计
1.选址要求:危险废物填埋场应远离居民区、水源地等敏感区域,并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。
2.设计要求:填埋场设计应充分考虑地质条件、水文条件、环境容量等因素,确保填埋场安全、稳定运行。
二、危险废物预处理
1.预处理目的:降低危险废物中有害成分的含量,减少对填埋场环境的污染。
2.预处理方法:包括物理法、化学法、生物法等,具体方法应根据危险废物的性质选择。
三、填埋场防渗系统
1.防渗目的:防止危险废物渗滤液渗透到地下,污染土壤和水源。
2.防渗材料:可采用HDE膜、水泥浆、膨润土等材料,确保防渗效果。
四、填埋场气体收集与处理
1.气体收集目的:收集填埋场产生的甲烷、二氧化碳等气体,减少温室气体排放。
2.气体处理方法:可采用生物处理、物理处理、化学处理等方法,将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。
五、填埋场渗滤液处理
1.处理目的:确保渗滤液达标排放,减少对环境的污染。
2.处理方法:可采用物理处理、化学处理、生物处理等方法,具体方法应根据渗滤液成分选择。
六、填埋场封场与后期管理
1.封场要求:填埋场封场后,应进行监测和评估,确保填埋场稳定运行。
2.后期管理:包括监测、维护、修复等工作,确保填埋场长期稳定运行。
G18597-2019《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》对危险废物填埋场的建设、运行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在实际应用中,企业应严格按照标准执行,确保危险废物得到安全、环保的处理。只有这样,才能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做出贡献。